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碳”寻清洁能源的绿色发展密码
日期:2021-08-1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qianjiao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清洁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清洁能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培育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支撑,发展清洁能源成为世界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选择。

中国绿发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承诺,以实现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为特色,大力发展规模化、精益化、智能化绿色能源产业,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为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挥力量。

推进绿色能源建设,助力“双碳”达标

为进一步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中国绿发依托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布局和城乡能源产业变革,以“基地型、效益型、示范型、创新型、精品型”为开发导向,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先后在青海、新疆、甘肃、河北、江苏、内蒙古等12个资源富集省份,开发建设风电、光热发电、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实现大容量发电、远距离运输,强化实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为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截止2020年,中国绿发共投资、建设、运营电站43个,业务范围涵盖陆地风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储能等,形成“海陆齐发、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体系,运营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70亿千瓦时,可为350万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可节约标煤超过2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671万吨,对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绿发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创新突破多能互补集成、海上风电以及“互联网 +”智慧能源系统等技术应用,提升绿色能源建设运行智慧化水平,助推绿色能源行业向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发展。

在海上风电技术领域,中国绿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按照“端、网、云、用”构架理念,自主研发了“海风天眼”数字化智慧型海上风电安全协同系统。

依托“海风天眼”系统,可实现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及时定位和运维调度,防止事故进一步演变和扩大,降低经济损失;海洋气象预报系统可以精准提供场区海洋气象预报信息,并提供检修运维计划,减少风机停机时间,提升了风机的可利用率;场区安防系统可以自动获取过往船舶动态位置信息,提前发出警报,保障海上设施安全;利用北斗定位实时获取人员出海位置信息,发生落水险情时自动触发落水报警,及时有效地保障了海上人员安全。

为了打破绿色能源管理难,维护难的问题,中国绿发在新疆、甘肃、河北、内蒙古和青海建成运行集控中心。在集控中心能够实时了解各电站的发电量与设备的健康状况,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维模式,有效降低了电站内的人力成本。同时集控中心能够通过精密的计算来预测未来的天气与风速,为制定新能源场站发电运维计划、检修计划提供有效的系统支撑。

近年来中国绿发持续加大新兴产业研发力度,在氢能、储能、地热、综合能源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研究,致力于促进“两个一体化”、基地项目落地,引领绿色能源行业多元化发展。

扶持乡村地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绿发积极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扶持乡村地区发展,依托重庆江津鲁能美丽乡村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项目与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关系,推动绿色能源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陕西宜君,中国绿发打造了第一个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通过“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实现土地立体化综合利用,以“农户+党参种植”的产业合作模式,解决了当地就业难题,增加村民收入。2018年,项目所在地八丈塬村实现全部人口脱贫,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在中国绿发的持续努力下,当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环境日益美化,如今的宜君已经成为光伏发电、农业高质、乡村宜居、农民创收、城市康养一二三产业循环互动、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中国绿发乡村振兴样板。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国绿发将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坚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企业使命,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社会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标题:“碳”寻清洁能源的绿色发展密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绿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