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需求火爆考验动力电池材料产能 隔膜供给存在明显短板
日期:2021-07-2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shenl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需求端高景气下供给端压力凸显,2021年至2025年,基膜供应存在明显的短板。”日前,由鑫椤资讯主办的“第九届锂电及关键原材料采配会暨2021中国锂电池产业峰会”在江苏无锡举行,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曾韬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曾韬介绍,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今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256GWh,其中中国约117GWh。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1430GWh,其中中国约428GWh,海外装机占比达到70%。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39GWh。

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快速提升将带来对材料的巨量需求。据了解,去年四季度以来,磷酸铁锂、负极、三元前驱体等材料企业的开工率快速提升,部分材料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甚至有媒体报道出现“电池荒”。

在曾韬看来,未来五年(2021年至2025年),电池名义产能超过需求,存在结构性供给过剩。需要担忧的是上游材料,自2019年以来,下游锂电池环节的资本性支出持续高于锂电材料环节的资本性开支增速。尤其是隔膜环节,最近两年多,该板块的投资大幅落后于锂电池及其余锂电材料。

鑫椤资讯总经理连萍也提出,由于上游设备厂不扩产,隔膜将成为2022年锂电市场的瓶颈。据连萍介绍,整个隔膜设备是个小众市场,主要设备制造商有东芝、制钢所和布鲁克纳三家,其中恩捷股份锁定了制钢所和东芝,布鲁克纳现在的设备订单也早已饱和。据测算,星源材质和湖南中锂新购买的设备预计到2024年才能投放。

据中金公司预测,2020年和2022年,三元和铁锂正极供应较为充足;负极材料在今年处于供需紧平衡,2022年以后有望缓解;电解液的扩产速度也很快,供给瓶颈不明显;基膜供给存在明显短板,2022年木桶效应可能凸显。

原标题:需求火爆考验动力电池材料产能 隔膜供给存在明显短板 
 
相关阅读: 动力电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证券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