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美国对提高电池生产竞争力的愿景取决于各州协调努力
日期:2021-06-2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qianjiao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由于缺乏产业政策和战略,以及供应链中断的脆弱性是阻碍美国在全球电池制造中获得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这个结论是去年由美国联邦政府四个重要部门联合发布的一份文件的主要内容之一,该文件旨在研究如何改进先进电池技术(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国内价值链,并指出包括电动汽车(EV)和储能系统(ESS)的电池产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美国总统拜登一直呼吁在国内建立先进的电池供应链和制造能力,其原因包括提高国家安全和工业竞争力,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和创造高薪就业岗位。


特斯拉公司的埃隆·马斯克和德鲁·巴格利诺参加该公司在去年举办的“电池日”活动。美国希望大幅扩展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上下游生产能力。

美国政府下令电池关键材料和组件供应链进行100天审查之后得出结论,建议立即采取一系列行动来解决美国生产先进电池的供需问题。.

在拜登成为美国新一任总统之前,美国联邦政府的美国能源部、美国商务部、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国务院四个部门于去年年底联合成立了联邦先进电池联盟(FCAB)。该联盟寻求获得更多市场机遇、支持国内电池产业,并避免在电池产业竞争中落后的方法。

联邦先进电池联盟(FCAB)日前发布了一份名为“美国国家锂电池蓝图”报告,其中为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制定了建立安全电池材料和技术供应链的愿景。其“愿景”是到2030年实现这一目标,到2035年实现无碳和无污染电力的目标,到2050年完全实现零碳排放。

联邦先进电池联盟(FCAB)的蓝图设定了五个目标:

(1)确保获得原材料和精炼材料,以及寻找关键材料的替代品。美国应该减少对稀缺材料或存在供应链问题的材料(如钴和镍)的依赖,同时对材料供应的环境和劳动条件应保持高标准。

(2)支持美国电池材料加工能力的增长,以满足电池制造的需求。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国内材料加工产业,这将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同时再次消除对钴和镍等关键材料的需求,以及开发成本更低的制造阴极、阳极和电解质等组件的工艺,以促进国内产业的未来发展。

(3)制定联邦政策框架以促进美国的电极、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同时刺激对电池的需求,同时创造高薪就业机会,公平和可持续地建立健全的供应链。联邦先进电池联盟(FCAB)还强调了这些领域研发(R&D)的重要性。

(4)实现电池在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再利用以及关键材料的大规模回收,在美国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价值链。回收和再利用可以缓解电池材料短缺情况,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并支持循环利用的材料供应链。联邦先进电池联盟(FCAB)表示,除了开发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回收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新的低成本方法外,还需要创造一个在储能系统等应用中重复使用电动汽车电池的弹性市场。

(5)大力支持STEM学科教育和科学研发,并教育和培养国内劳动力。

联邦先进电池联盟(FCAB)的蓝图

联邦先进电池联盟(FCAB)的蓝图将创建锂离子电池的端到端价值链,从上游材料开采和提取,到中游材料加工和电池制造,再到下游电池组制造和报废回收以及再利用。

因此,联邦先进电池联盟(FCAB)为上述五个目标中的每一个设定了近期和长期目标。其中包括将电池的成本降低目标设定为60美元/kWh,目前的基准成本报价为143美元/ kWh。通过制定激励计划,将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电池储能系统中的电池回收率目标定为90%,以及实现这些低成本电池的能量密度为500Wh/kg。

联邦先进电池联盟(FCAB)的蓝图报告分析了电池供应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优势中强调了获得资金和良好的研发能力,在机遇中强调了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在劣势强调了当前产业政策和国家战略的缺失,以及在威胁中指出美国容易受到供应链中断和价格上涨的威胁。

美国能源部去年还发布了一份固定式储能路线图,被描述为美国政府在储能方面的首个“综合战略”,确定了未来几年将要实现的成本和性能目标,其中包括重点发展和部署低成本的长时储能技术。 

原标题:美国对提高电池生产竞争力的愿景取决于各州协调努力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储能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