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新能源“出血点”不断 天威上半年再亏近9亿
日期:2014-08-25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oammi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因新能源板块而“流血”不止的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威集团”)今年上半年再次大幅亏损8.9亿元,公司扭亏措施短期内仍显得无力。

8月25日,天威集团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去年同期为40.09亿元;净利润约为-8.9亿元,去年同期为-14.08亿元。

天威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保定变压器厂,1995年按公司法改制成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月划归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下称“兵装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截至2014年3月底,公司注册资本为21.09亿元,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主要经营变压器、互感器等输配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经营新能源领域中的光伏和风电产业。

上半年,天威集团经营性亏损为5.05亿元,然而如此大额的亏损仍主要来自于新能源产业。天威集团表示,由于公司新能源产业市场萎缩,产能过剩、产品价格走低等情况仍未明显好转,收入成本倒挂现象严重,公司除控股、参股的多晶硅企业处于停产以外,控股的其它新能源企业均采取减产、限产等各种控亏措施,加强风险控制。

实际上,天威集团新能源产业的亏损是由其当初盲目投资造成的。在光伏以及风电等产业大受追捧的2008年至2012年三年时间里,天威集团上马了21个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但其中的20个项目未经过董事会等法定程序,涉及金额152亿元。

曾参与天威集团四川光伏项目建设的一位人士表示,2006年以后光伏行业比较火,发展很快,多晶硅价格很高,甚至是暴利,天威认为这个不错,所以就在成都和乐山投了很多钱建设硅料厂,但上项目的决策、选择、流程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被市场淘汰也不奇怪。

从国家审计署对兵装集团2012年度的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涉及到天威集团的部分来看,当年天威集团对新能源项目投资颇具随意性:2010年至2012年,天威集团未经发展改革委批准,擅自上调投资计划,实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因设计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产清算。至2012年底,天威集团有3个投资项目超计划投资2.85亿元,未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审批;11个项目未经兵装集团审批即开工建设,涉及投资额24.85亿元。

而天威集团没有预料到新能源产业会出现急剧的变化。“公司领导层在这么大项目的前期评估、测算上是严重失误的,根本没有想到多晶硅会在几年时间里跌落到一个完全无法生存的状态,根本问题还是出在最开始就没有选对技术路线。”上述人士介绍。

与新能源板块相比,公司的输变电板块则要好一些。天威集团称,2014年上半年,公司输变电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持续降本增效,公司变压器产品毛利率同比上升,输变电产业利润上半年保持盈利,且实现同比增长。

不过,公司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仍在大幅增加。天威集团表示,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5.01亿元。另外,天威集团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合计3042万元,主要为转让股权取得投资收益;公司营业外收入净额8168万元,其中政府补助866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天威集团持续多年亏损,导致资产负债率达到97%,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不过,公司通过银行融资的渠道已经堵死,现在正遭受多家金融机构追索债务以致资产被冻结,公司目前也只能通过高成本的信托来借款。

对于下一步如何应对亏损,天威集团称,会在加强新能源产业解危脱困的同时,集中有效资源做强天威输变电产业,通过市场整合和能力提升、增加科技投入、管理整合和机制创新、深化预算管理等措施,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产业管理效率等。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一财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