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中上游的制造业还是下游的终端应用,随着存量市场的扩大并初步成型,围绕其所形成的衍生业务,也必将成为下一个竞争热点。
公开信息显示,一些省份已经开始进行相应的业务布局。而就现有信息来看,有以下三大因素值得关注。
分庭而治
尽管出于市场拓展的需要,监管部门已经开始有意模糊地面电站与分布式的界限。但细分来看,二者无论是在商业模式、并网运维甚至对部分设备的需求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决定了其衍生业务也必将以不同的业态展开。
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并网等因素,现有的终端电站的区域发展格局可能将长期存在下去。即,东部以分布式为主,西部以地面电站为主。而无论是从已经开始的业务布局还是需要的业务支撑来看,在衍生业务发展上,中西部地区可能会形成两条并行且具有各自差异的发展主线。
在这一大背景下,具有地区优势的省份,无疑将成为衍生业务的赢家。
以西部为例,青海省已经提出建设该省的光伏科研产业科研中心,并已开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青海省仍能维持并进一步扩大其在地面电站方面的先发优势,无疑将为其科研中心项目的建设提供支撑,并在衍生业务布局上同样取得先发优势。
而从中东部来看,包括上海、浙江在内的许多省份,正逐渐从终端应用领域脱颖而出,也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与此同时,上述省份也恰恰已经将此作为关注的业务重点,这为其下一步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条件。
先发优势如何维持
随着衍生业务领域成为关注重点,其竞争也必将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有意在此领域发展的地区或企业而言,拥有一定规模的终端应用作为前期市场培育的基础,将成为必备条件,这就要求其确保所在区域的电站建设具备一定的规模。
从现有市场发展态势来看,西部地区的竞争压力将更大。
虽然,西部有些地区依靠较早的市场先机具有了一定的存量规模优势,但在整体装机规划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其他地区在短期内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两者的整体竞争差距,正在由此逐渐缩小。
从长远来看,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消纳能力以及并网条件,仍是决定其后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一批特高压电网项目的建设,具有并网优势的省份将获得更大的增长潜力。
对西部有利的消息是,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风能、太阳能发电基地和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建设,要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今年要按规划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和常规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降耗增效。
此外,还有消息称,国家电网已定下年内开工建设“两交两直”特高压线路的计划,分别为:淮南——南京——上海、雅安——武汉交流工程;宁东——浙江、酒泉——湖南直流工程。
因此,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位于上述拟建设或是后续规划电网辐射区域内的省份,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无疑将拥有更大的潜力。
而中东部地区的竞争力,除了直接的扶持政策外,可能还需要包括在与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相关的流程方面加以改进,比如,更为直接、简洁和透明。
模式问题
从青海省光伏产业科研中心的建设来看,采取的是由政府主导的模式。
在近日青海省召开的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青海省科技厅等部门分别与青海省电力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签订了青海省光伏产业科研中心建设任务书。青海省表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更是科技创新驱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科技研发的主力军作用,集中精力把青海光伏产业科研中心打造成开放式、现代化、多元化的科技研发、支撑、服务基地;要加强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推动青海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显然,青海也认识到,对于这样一个新兴领域而言,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可或缺性,只有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才能共同将蛋糕做大。
不过,对于这一新兴领域而言,无论是采取政府强推方式还是市场自发的方式,最关键的是要提供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无论是市场的准入门槛方面,还是扶持对象的选择方面,都应该做到一视同仁,为各方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随着电站存量规模越来越大,围绕下游服务所产生的运维、金融等方面的业务,将前景无限。但就目前而言,这一领域仍然处在做蛋糕而不是分蛋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