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能源公司造口罩 为了战疫他们成了变形金刚
日期:2020-02-14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wangke_jq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编者按:新冠肺炎当前,这些“不务正业”的汽车、能源、广电、地产企业,有的利用已有车间与医用物资生产的相似性火线转产的,有的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上阵。齐心协力共同打响病毒保卫战。

东方明珠发布红外热成像筛查方案,中国石化、上汽、比亚迪生产口罩……新冠肺炎当前,这些“不务正业”的汽车、能源、广电、地产企业,构成了这场战“疫”中一道“另类”风景线。

那么,这些产业巨头们是如何转产战“疫”的?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是利用已有车间与医用物资生产的相似性火线转产的,有的是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上阵。有资金、有设备、有交付时间,成为这些公司自证“诚意”的标配。

疫情当前,体温监测成为防控战的重要关卡,但额温仪等体外检测设备目前供应严重紧缺,这让可以“远距离、非接触、多目标、大流量检测”的高精度红外热成像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东方明珠12日透露,公司旗下精准红外热成像筛查综合服务方案,可用于在公共场所快速识别发热人员。提供这一解决方案的是东方明珠控股子公司东方有线。目前,该服务已在上海凉城街道、建工集团、嵘沅资产集团等单位安装部署,意向合作用户超100家,有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各地辐射。

据了解,东方明珠已经针对医院、机场等不同场景定制了不同应对方案,且该服务可以支持本地及联网模式,与东方有线“雪亮工程”、应急联动等平台联动布控,组成“综合筛查系统”,实现定位追踪和数据追溯、分析。

这些公司中,最多的还是直接转产医疗物资。

据了解,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的无尘、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与汽车生产基地中“涂装车间”的条件极为相似,这为车企调试产线、转产医用物资奠定了基础。

基于实体制造的产线基础,比亚迪已经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预计到2月底口罩的产能可达到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达到5万瓶/天。

同期,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货商生产的第一批 20 万只口罩已顺利下线,并计划在2月底无尘车间建成后,批量生产用于专业医疗用途的口罩。

龙头股份正着手办理相关医用隔离服许可证,并将在取得相关批复后,开展医用隔离服的生产工作。此外,公司通过调整相关生产设施布局,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投资引入口罩生产机器设备等相关举措,推进高速平面口罩自动化生产线应急项目。

主营空冷系统以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首航高科居然也要生产口罩。公司日前公告,全资子公司首航洁能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在福建省泉州市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将优先生产目前市场急需的口罩。

首航高科表示,公司已与晋江海纳机械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根据疫情发展的情况和市场供需情况,分批次陆续达成不多于10台套口罩生产线的商务合作。

根据第一批次采购协议,晋江海纳机械有限公司优先提供首航高科2台套口罩生产线(日产10万个口罩/套)用于生产急需,首条口罩生产线将于2月25日交付,第二套生产线将于3月10日前完成调试验收。

“不务正业”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调配、强强联手。

中国石化在官方微博上广撒英雄帖,号召厂商将富裕、可用的生产设备转让给中国石化,拿来协调生产口罩。消息发布后,中石化已经对接口罩生产线超过10条,估算到2月29日可实现新增口罩产能60万只/日。

中石化敢于如此大张旗鼓要设备,是基于其本身的“熔喷布”资源,后者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的重要组成,也是生产口罩的重要原料。中国石化是口罩产业链上游聚丙烯这一化工产品原料的重要供应商,旗下也有化工厂生产熔喷布。
加入口罩生产大军的还有工业富联、格力地产等垂直龙头。

基于落实当地政府要求,工业富联新增从事医用口罩的生产,目前预计2月底可实现日产200万只的产能计划,优先用于富士康科技集团近百万员工内部生产防疫保障,不占用社会资源,为民众口罩需求腾出空间。公司表示,未来将视情况积极对外支援输出。

格力地产日前公告称,在珠海市政府、珠海市国资委统一部署下,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高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珠海市微创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医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丰炎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合资成立了珠海高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口罩等医用物资。
1 (3)

原标题:能源公司造口罩 为了战疫他们成了变形金刚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