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广东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蓄势腾飞
日期:2024-05-1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zhongqing_ypp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低碳又经济的氢能车何时能来到我们身边?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首日,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韬氢能”),该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鲁亮指着一台台功能各异的氢燃料电池车,如数家珍。

“这台氢燃料电池搅拌车是广东省首台套,用于城市建设中往工地运送混凝土,续航里程在320到350公里间,百公里氢耗约8.9公斤,运行十分稳定;那一台红色牵引车,载荷高达49吨,主要用于长途重载,在跨省物流中一次续航可达600公里,不用加氢。去年它从广州白云区往返江西赣州,并在广州多区进行物流场景验证,跑了10万公里,状态非常好……”

云韬氢能的氢燃料电池在运输领域的广阔市场前景,是广东新型储能产业蓄势腾飞的生动缩影。

“近两年,广东抓住风口壮大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出台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系列政策,组建新型储能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广东成为全国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最全的地区。”广东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赖茂华自豪地介绍。

“广东提出打造新型储能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将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性的战略产业来发展,目前产业规模约为4000亿元左右,仍有较大空间,需要整个行业一起努力。”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席总裁陈建福告诉记者。

为加速培育新型储能产业新质生产力,广东各地开启了创新模式上的大胆探索。

“作为广州市燃料电池产业链主企业,2023年,云韬氢能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知名科研院校,组建了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一方面推动国产化替代,另一方面实现了商业化推广,为氢燃料大规模推广应用做了先行先试的探索。”云韬氢能总裁杨强告诉记者,去年创新联合体发布首台套“穗材穗用”氢燃料电池系统“领航一号”与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两款产品的关键技术先进性、氢耗经济性、产品性价比都达到国际前列,充分彰显出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认为氢能普及化的爆发不会超过3年,约在2026到2027年就会进入爆发式增长,越来越为大家所熟悉。”杨强满怀信心地说。

为迎接产业的爆发,满足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云韬氢能做足了准备。走进其生产车间,只见智能机械手在产线上舞动,运输机器人在产线间穿梭。“目前我们已拥有全过程控制的燃料电池智能制造产线,年产能达2500台套。”该公司生产制造中心副总经理寇会良说。

同时,企业还针对行业痛点创新商业模式,规划3年对标纯电动车全生命使用周期成本,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推广。通过打造氢能智慧运营平台、融资租赁平台,实现车站场协同和区域示范,利用大规模批量采购,有效降低氢能车辆采购成本。

众多“云韬氢能”的成长壮大、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的崛起,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当前,由广东省政府和南方电网牵头,联合新型储能材料、芯片、电池等上下游龙头企业组建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正加紧建设。作为新型储能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该中心覆盖了本领域超85%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我们将汇集产业各方资源,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高地。”陈建福说。 

原标题:广东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蓄势腾飞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经济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