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智电进击搅动汽车产业链
日期:2023-09-0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miaowany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近期,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2023年年中财报。从这些半年报中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在经历整车销售的价格“内卷”、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挑战,也迎来消费激励政策带来的正向传导作用,特别是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呈现一日千里之势的背景下,零部件行业在诸多市场变化中依旧坚韧前行。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哪些亮点?记者选取了重点业务板块中比较有代表性企业,根据它们的年中财报一窥究竟。

01

动力电池:依旧供需两旺 强化能力建设

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也进一步带动动力电池行业呈现旺盛发展势头。SNE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04.3GWh,同比增长幅度高达50.1%。其中,中国动力电池厂商表现突出,在全球企业10强中占据6个席位,合计装机量为190.4GWh,占总市场份额的62.6%。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依据终端零售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303.0万辆,同比增长38%,带动相应的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42.8GWh,同比增长42%。

市场行情大好,使得不少动力电池上市公司赢得了营收与利润的“双丰收”。宁德时代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营业总收入1892.46亿元,同比上升67.52%;归母净利润207.17亿元,同比上升153.64%。亿纬锂能披露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同期实现营收229.76亿元,同比增长53.93%;归母净利润21.51亿元,同比增长58.27%。今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实现营业收入152.39亿元,同比增长76.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增长22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37.01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73亿元。

与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旺盛相呼应的是,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多家头部动力电池上市公司的出货规模增长迅速。与此同时,它们仍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据了解,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助力配套车型CLTC综合工况续驶达到1000公里以上;此外,该公司还发布全新的凝聚态电池,并宣布了4C麒麟电池首发平台和钠离子电池首发车型。国轩高科发布了最新自研LMFP(磷酸锰铁锂)体系的L600启晨电芯及电池包。欣旺达推出了“闪充电池”,支持电动汽车轻松续驶1000公里,10分钟充电可从20%至80%SOC。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保障生产所需的上游关键资源及材料供应,动力电池企业还通过自建、参股、合资、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锂、镍、钴、磷等矿产资源及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国轩高科自2021年“落户”江西宜春以来,先后取得了宜丰县白水洞矿、水南段矿和奉新县华友矿的矿权。今年2月,国轩高科新组建华友矿业团队,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获得了采矿权延续的行政许可。本次采矿权将延续至2025年,设计生产规模扩至5万吨/年,新增产能正在规划中。智利是全球锂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比亚迪正在与该国政府和包括SQM在内的公司就新的提锂技术进行谈判。据悉,比亚迪在获得SQM锂原料优惠价格后,正在智利北部建设电极工厂。

不过,有业内人士也指出,动力电池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要警惕产能过剩隐患。长安汽车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缺芯贵电”迅速转化为产能过剩。一项市场预测显示,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1200GWh,而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必将回归到理性状态。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3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354.6GWh,与累计装车量(184.4GWh)之间的缺口达170.2GWh;即使剔除出口(67.1GWh)的影响,依旧多出约103.1GWh的产量。

02

发动机:整体缓慢复苏 转型势在必行

今年上半年,柴油机市场销量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一季度各大企业销量稳步增长,但从4月出现回落。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6月,我国多缸柴油机销量为31.73万台,同比增长3.36%,增幅进一步缩窄,环比下降0.73%;1~6月,累计销量215.8万台,同比增7.3%。

今年1~6月,我国多缸柴油机销量位居前10的企业分别是潍柴、玉柴、全柴、云内、江铃、新柴、解放动力、东风康明斯、福田康明斯和上海新动力。其中,潍柴以超35万台的成绩拿下市场冠军宝座,依然是排名前10厂商中惟一一家累计销量突破30万台的企业。

云内动力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1亿元,同比下降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亿元,亏损减少40.19%。根据东安动力发布的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5.75亿元,同比减少2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77万元,同比减少69.54%。潍柴动力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约1061.35亿元,同比增加22.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8.99亿元,同比增加63.07%。潍柴方面表示,受益于国内经济向好及出口市场需求旺盛,2023年上半年,重卡行业需求有所复苏;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和业务结构调整,强力突破战略市场,相关产品销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大缸径和液压等战略新兴业务贡献不断加大,共同推动业绩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内燃机行业上下游市场有所好转,但需求略显不足,销量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终端方面,2023年上半年,中国重卡行业需求有所复苏,乘用车市场销量逐步恢复,商用车持续回暖。此外,商用车市场消费结构有所变化,价格较低的车型得到市场的青睐,中高端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加之受国六b排放标准于2023年7月1日全面实施,整车企业消化发动机库存压力的影响,导致商用车发动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在此背景下,发动机企业正在通过不断加大产品市场开拓,加快产品战略转型,努力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它们纷纷采取优化内部管理、加大关键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的降本等方式,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例如,云内动力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向发动机轻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积极向市场投放混合动力总成等新产品。潍柴则实现重卡行业海内外市场共同发展,发动机和液压等其他业务多点开花,并持续推动向混动、纯电、氢能等新能源动力方向加速转型。

03

发展势头强劲 产品加速落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增长8.1%和8.8%;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42.4%和44.1%。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汽车电子板块发展延续了之前的强势,多家上市公司市值均在高位徘徊,同时实现营收、利润双增。

德赛西威2023年半年报显示,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24亿元,同比增长3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16.47%。同期,华阳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68亿元,同比增长15.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11.64%。均胜电子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约18%;归母净利润约4.7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约3.96亿元,同比增长约385%。

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持续推进,中国汽车行业在这些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而随着今年上半年国内多地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进一步完善,推动汽车电子、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相关“赛道”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与科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23年7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L2自动驾驶功能装车率已经逼近40%;从价位区间上看,售价16万以上的车型大多都已具备L2自动驾驶功能。

伴随行业变革与整合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正从单一能力竞争向体系化竞争演变,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经历了多轮“价格战”,车企更加注重智能驾驶产品的性价比,希望以新技术迭代实现更好的功能。有鉴于此,汽车电子企业也开始在技术创新层面“各显神通”,新技术、新产品加速量产落地。

今年上半年,德赛西威第三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在理想、奇瑞汽车等众多客户的车型上实现量产配套,第四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也获得了多个项目订单;高算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在理想汽车、路特斯、上汽等众多客户的车型上量产配套;同时,该公司还发布了Smart Solution 2.0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华阳集团方面表示,AR-HUD产品已推出PHUD、光波导样机;屏显示类多尺寸、多形态产品量产,新获得了中大尺寸OLED屏的定点项目,并完成电子外后视镜商用车平台预研且获得项目定点。均胜电子部分智能驾驶项目已完成A样的开发和POC(验证测试);此外,该公司还发布首款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第二代芯片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nDriveH,并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高级辅助驾驶(ADAS)、自动驾驶、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的产品开发。

04

汽轮车胎:内销出口向好 新品配套提速

今年上半年,轮胎行业整体复苏向好。首先,轮胎主要原材料价格低位震荡下行,尤其炭黑降幅明显;橡胶整体呈现震荡偏弱的走势;丁二烯、促进剂、防老剂、氧化锌均呈现不同程度回落态势。原材料价格的回落进一步降低了轮胎制造的成本压力,有助于企业盈利水平提高。其次,随着海运价格的下降及运力供应得到保障,使得轮胎出口业务进一步增长。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提供的38家重点会员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其综合外胎产量3.04亿条,同比增长14.1%,其中全钢胎、半钢胎分别同比增长12.4%、15.4%。另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出口海外新的充气橡胶轮胎达30008万条,数量增长6.9%,金额增长20.6%。

玲珑轮胎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2.37亿元,同比增长9.92%;净利润约5.61亿元,同比增长406.61%。赛轮轮胎同期实现营业收入116.31亿元,同比增长10.84%;归母净利润10.46亿元,同比增长46.26%;扣非归母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增长62.06%,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三角轮胎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1.95亿元,同比增长21.46%;净利润约6.08亿元,同比增长180%;公司生产各类轮胎1167.1万条,同比增长10.3%;销售1302.5万条,同比增长22.5%。

相比传统燃油车产品,新能源汽车轮胎对安全、抓地力、低噪声、耐磨性、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性能要求更高。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给轮胎行业带来“换道超车”的机会,自主轮胎品牌正在加快市场拓展的脚步,重点企业针对新能源汽车打造了相应的配套产品。

比如,三角轮胎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推出适配于其使用工况的专用轮胎。2023年,针对内外贸高性能轮胎及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市场需求,该公司重点推出了EffeXSport、ReliaXTouring及EffeXSUV三个系列的产品并全面推向市场。今年上半年,赛轮轮胎在国内线下门店推出了新能源汽车、豪华驾享、都市驾驭及超高性能四大系列液体黄金乘用车轮胎新品,其销量呈不断上升态势。玲珑轮胎近日则表示,其配套份额连续3年位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轮胎企业第一。据悉,玲珑轮胎多年来坚守“配套拉动零售”战略,后续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将对公司新能源汽车轮胎替换市场形成明显拉动作用。

原标题:智电进击搅动汽车产业链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汽车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