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央企、国企“谋局”电解槽
日期:2023-08-3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miaowany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央企、国企成为了氢能产业发展的“扛旗者”。据相关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国涉及氢能布局的央企已有46家,国企有38家,布局领域涉及绿氢制取、储运、加氢设备及加氢站、燃料电池及核心部材、关键部件、氢车、氢能产业园等。这其中有不少企业布局电解水制氢装备,以碱性、PEM制氢技术路线为主,同时也有个别企业布局AEM制氢。
本文梳理了东方电气、中国石化、中集安瑞科、申能集团、中国船舶、中国石油、华能集团、华电重工、国家电投、上海电气、中国航天、中国宝武等12家央企、国企布局电解水制氢装备概况(注:主要由旗下公司完成),详情如下:

东方电气:

旗下东方锅炉:发布兆瓦级PEM电解槽

作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氢能产业发展平台,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锅炉”)聚焦氢获取、氢储运、氢加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东方锅炉于2023年8月25日举行新产品发布会,发布兆瓦级PEM电解槽、270千瓦燃料电池系统,以及“氢-储-冷-热-电”五联系统解决方案。

该兆瓦级PEM电解制氢电解槽系东方锅炉自主研发。2021年,东方锅炉团队完成15Nm3/h级PEM水电解制氢电解槽及系统研制。2022年完成50Nm3/h级PEM水电解制氢电解槽及系统研制。经过多年探索与积累,团队现已完成兆瓦级PEM制氢电解槽及系统的研发与集成,通过突破高均匀性电解槽结构及高耐压长寿命密封设计难题。

中国石化:

一是自主研发PEM电解槽

二是与康明斯合资成立PEM电解槽公司

自主研发:2021年11月,中国石化石科院和燕山石化合作开发建设的中国石化首套30Nm3/h PEM电解水制氢示范站成功投用;2022年12月,中国石化首套自主研发的兆瓦级(约200Nm3/h)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燕山石化成功开车;2022年3月,中国石化成立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氢能装备分公司成立揭牌仪式。2023年8月16日,石化机械氢能装备分公司首套自主研制的PEM制氢装置成功产氢,经第三方检测,氢气纯度达到燃料电池用氢要求。首套自主研制的PEM制氢装置成功产氢。

合资公司:2021年12月,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设立的恩泽基金与康明斯共同出资成立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明斯恩泽”),合资公司将领先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在中国进行本地化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4月,康明斯恩泽PEM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佛山南海正式投产,首台本地化产品HyLYZER-1000上线。一期产能可达500MW,二期可扩展至1GW。

中集安瑞科:

旗下中集氢能:1200Nm3/h碱性电解槽发布

中集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氢能)是中集安瑞科旗下专门承接国内外氢能业务的发展平台,战略聚焦交通、氢电、氢气三大领域。经过多年发展,中集氢能科技已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2家合资公司、5大事业部,并在石家庄、廊坊、南通、张家港、启东、荆门设有七大国际领先的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形成覆盖“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的产业格局,为客户打造绿色、便捷、经济的氢能利用整体解决方案。

2023年1月18日,中集氢能1200Nm3/h碱性电解槽发布及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中集氢能位于江苏启东市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碱性电解槽生产基地成功举办,标志着中集氢能全产业链关键装备布局进一步完善。

申能集团:

旗下氢晨科技:250 Nm3/h PEM电解槽发布

7月初,申能集团旗下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晨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氢盛创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盛能源”)发布自主研发的兆瓦级大功率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单槽额定制氢量250Nm3/h,可在5%-150%的宽功率输入范围内稳定运行,实现了电解槽产品性能和经济性的大幅提升。

近年来,申能集团持续推动“三纵三横”氢能战略纵深发展,构建申能特色氢能全产业链,推动核心产品在氢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落地。申能集团通过不断打通氢能发展“制—储—运—加—用”等关键环节堵点,持续推动行业加快由导入期向产业化发展。

中国船舶:

旗下派瑞氢能:实力极强,拥有碱性与PEM制氢系列产品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多个研究所对氢能全产业链条都进行了研发,包括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氢能船舶、甲醇绿氨等,目前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人才、产业链优势。比如中国船舶718所旗下派瑞氢能,研发出多个全球首台套水电解制氢装备,是集制氢、加氢于一体的氢能系统方案提供商和装备供应商,目前已实现设备销售1800+台套,出口至30多个国家。

派瑞氢能拥有碱性和PEM电解水制氢系列产品,同时也在开发AEM制氢设备。绿氢应用案例包括:中石化库车项目、宁夏宝丰能源光伏绿氢替代项目、交投壳牌张家口冬奥会保障项目和澳大利亚Yuiri2×1000光伏绿氢制绿氨项目等。

中国石油:

旗下宝石机械:1200标方碱性电解槽下线

中国石油按照“战略布局、稳步推广、规模发展”三步走在阶段部署发展氢能,重点发力多元化制氢、低成本高效储运氢,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供应商、贸易商、服务商。

2023年5月,宝石机械公司研制的中国石油1200标方碱性水制氢电解槽下线。宝石机械1200标方碱性水制氢电解槽采用高电密、低能耗设计,额定产氢量为每小时1200标方,最大产氢量可达每小时1500标方,每标方耗电小于4.2度。7月,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在集团公司科技部项目支持下成功开发出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制备技术,并完成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批量化生产。

华能集团:

国际首台套1300 Nm3/h高电流密度压力型碱水电解槽完成吊装

华能集团旗下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华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均在氢能业务布局上不时传来新进展。华能集团目标是到2035年,使氢能成为华能集团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

2023年6月,华能清能院、华能四川氢能公司牵头研制的国际首台套1300 Nm3/h高电流密度压力型碱水电解槽在华能彭州水电解制氢科技创新项目现场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示范项目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示范项目包含2台1300 Nm3/h 电解槽,产氢量可供应500台氢燃料电池车运行使用,建成后该项目将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大型电解制氢项目,项目中还将示范20/30MPa双模氢气充装、氢能制储充一体化智能控制等新技术。

华电重工:

1200Nm3/h碱性电解槽产品下线,同时布局PEM电解槽

华电重工自2020年起筹划发展氢能业务,于2020年7月7日成立中国华电氢能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围绕氢能产业政策与动态研究,氢能材料、装备及系统开发,氢能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2022年3月,中国华电氢能技术研究中心在丰台园龙头企业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22年7月,中国华电1200Nm3/h碱性电解槽产品下线。相较传统电解槽,此次下线的电解槽运行电流密度提高约30%,整体重量减少近10%,直流能耗指标小于4.6千瓦时每标方氢气。在2023年7月举办的FCVC展上,其还展示了一款PEM电解槽产品。

国家电投:

旗下长春绿动:形成50-250Nm3/h的系列“氢涌”PEM电解槽产品

长春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春绿动”)是国电投氢能旗下制氢研发推广平台。目前,长春绿动已自主开发形成50-250Nm3/h的系列“氢涌”PEM电解槽产品,电解槽零部件技术自主化率达到80%以上,制氢电耗≤4.3kWh/Nm3H2@1.8A/cm3,波动范围8%-135%,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组织的专家组鉴定,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搭载“氢涌”电解槽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规格覆盖百千万至百兆瓦,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化工、炼化、钢铁等绿氢替代场景。成立一年多以来,长春绿动的PEM电解水制氢装备,已在吉林省长春市中韩示范区实现商业化运营,并在吉林省的风光制氢合成氨项目中实现PEM制氢设备装机量突破。

上海电气:

旗下上海氢器:2000Nm3/h碱性电解槽发布,同时布局PEM电解槽

上海电气2023年6月发布的《上海电气集团“双碳”行动方案》提出“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力争2035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2055年前全价值链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根据该方案,上海电气将突出硬核科技支撑,发展“风、光、储、氢”技术和装备,全力拓展新能源赛道。在氢能领域,上海电气积极构筑“制储加用”环节核心装备基础。

依靠上海电气的投资、孵化和培育,氢器时代在制氢装备领域发力。2022年12月,氢器时代发布1500Nm3/h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50Nm3/hPEM电解水制氢装备;2023年6月,氢器时代2000Nm3/h碱性电解槽正式发布,同时被确定为上海电气“十四五”规划以及“双碳”行动方案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

中国航天:

旗下航天工程:1000型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正式下线

2023年5月1日,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航天工程”,代码:603698)自主开发的1000型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正式下线。此次下线的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是航天工程依托中国航天在空间站生命保障技术上的成功实践,结合航天工程多年来在化工领域的工程技术积累,碰撞出的符合化工设计体系和安全评价等级的大标方碱性电解制氢装置,标志着公司在“绿氢核心装备和工程技术”板块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中国宝武:

旗下宝武重工马钢重机:30Nm3/h碱性水电解槽成功研制

2021年12月,在宝武清能的大力协同下,宝武重工马钢重机顺利完成首台(套)30Nm3/h碱性水电解槽的制造装配,经过氢、氧等流道通畅性检查、气体压力测试、密封性检测等规范程序的严格检验,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具备出厂交付用户的条件。该套30Nm3/h碱性水电解槽的成功研制,使得马钢重机积累了宝贵的制造经验,具备电解槽关键设备的制造能力,为宝武重工氢冶金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宝武清能是中国宝武旗下一级子公司,2019年11月28日注册成立,公司发展聚焦氢能、新能源、工业气体和天然气四大清洁能源产业。作为宝武清能母公司,中国宝武钢拥有10大钢铁基地的100万吨/年氢能资源,当前中国宝武正大力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促进钢厂能源结构优化,推动低碳绿色生产。

原标题:央企、国企“谋局”电解槽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高工氢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