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中国光伏板走向“全球屋顶”
日期:2023-07-3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dingshu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乌黑锃亮、方方正正、连亘成片……如今,厂房的屋顶、农民的屋顶、办公楼的屋顶、医院的屋顶、德国人的屋顶、西班牙人的屋顶等,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屋顶,正铺满中国厂家生产的光伏板。

经过二十多年的孕育发展,我国光伏行业的总体产能已占全球约九成,产业链完备,处于绝对优势主导地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光伏各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光伏组件占全球的75%以上,电池片占80%左右的市场份额,硅片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95%以上。

光伏行业国内发展现状如何?怎样才能实现高水平“走出去”?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一个厂房屋顶四五家企业抢

“一家优质客户的屋顶,四五家企业争着投标,如今在业内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说起今年的“光伏热”,广东一家光伏企业的总经理邢时阳感受特别深刻,他所在的企业主要为户用居民、工商业厂房等提供成套光伏系统设计、安装和运维等服务。在业内,这样的光伏终端企业非常多,竞争也十分激烈。

到2024年,分布式光伏将占据全球光伏市场总量的近一半,其中,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将成为主要市场,未来5年将占据新增装机量的75%。也就是说,未来越来越多企业单位的屋顶,将铺满光伏板。

邢时阳介绍,大部分光伏企业眼中的“优质客户”是平时用电量较大的钢铁厂、水泥厂、陶瓷厂等,光伏电站的投资则主要分EMC和EPC模式。EMC是指光伏企业出资,在企业厂房屋顶架设光伏板,所发的电由光伏企业卖给业主或卖给国家电网,以赚取收益;EPC模式则是业主方自主进行投资,光伏企业只做设计和施工,光伏发的电产生的效益归业主方自有。

现实中,业主方会比较青睐EMC模式,“很多企业的工业用电价格要1元/度,在EMC模式里,光伏发电卖给企业的价格仅0.7元/度,如果企业用不掉,卖给电网只有0.4元/度。”邢时阳介绍。

江苏南通一家光伏终端企业的负责人汪路告诉记者,光伏板的寿命能达到25年左右,且平时的运维费用很少,而目前EMC项目只需5至6年就可回本。

“但现在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光伏企业在投EMC的时候,为了拿下业主方不断做低价格,给业主方的电费报价也在不断下降,甚至未来会出现光伏电价和并网电价倒挂的可能。”邢时阳说。

农家屋顶光伏站助农增收

如今我国农户屋顶、别墅屋顶的光伏也越来越多。农家屋顶是目前一些光伏终端企业的重要客户。

邢时阳介绍,目前大部分企业通常的项目运作模式是,农户出租屋顶获得租金,企业则在屋顶负责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所发的电则卖给农户或电网。“一块光伏板一年的租金是20元~30元,农户赚多少租金,数一数有多少块光伏板就可以了。”

“我们大概一年能节约1/3以上的电费,特别是夏天。白天基本用光伏电,晚上才用电网的电。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峰谷电价,峰电时段主要在白天,我们正好用光伏电,到了晚上,光伏发不了电了,我们就用谷电。”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许家村的村民许勤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们家的屋顶就开始铺设光伏电站,出租的价格是一块板22元,屋顶铺了80块板,一年租金是1760元,光伏电也比较便宜,加上租金的补贴,和以前比十分划算。

而在西部省份,农户屋顶光伏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大项目。去年记者在贵州多地采访时发现,很多农村的屋顶都架起了光伏板。贵州省纳雍县董地乡街上村村民郑雪梅表示,她家房顶在2021年免费安装的光伏板有78块,一年的租金收入有三千多元,除去自家的电费,还能收入两千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也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民生项目。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就联合下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截至2022年底,国内户用光伏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约67GW;2022年全国户用光伏项目新增户数约101.2万户,累计安装户数约344.6万户。

价格跌四成 投资仍旺盛

“尽管目前国内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但还是有其他赛道的投资者在往光伏这里涌,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多,光伏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邢时阳告诉记者,过往两年,公司业务量都以50%的速度增长。

江苏南通一家光伏终端企业的负责人汪路的项目今年也同比去年多了50%,但他告诉记者,企业在国内每单的利润正变得越来越薄,“很多项目只能赚几个点,做也是为了赚个口碑。只有做一些大型企业的单,利润会好一点。”

“我们光伏产品的售价比去年跌了四成。”邢时阳告诉记者,光伏行业的产业链非常长,从上到下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逆变器、系统环节和新型储能环节等等,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但上游原料价格的下跌,并没有让下游企业获利,“我们的售价也跟着跌。”

今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尽管单子有变多,但我们还是有担忧的,因为我身边就有一些原来做建筑业的老板,都转过来做光伏,市场有点太热了。”汪路的话透露着担忧。

“我们也要看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带来技术的加速迭代,让中国光伏行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竞争力。”邢时阳说。

欧亚成主要出口区域

“当然,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也让不少光伏企业坚定‘走出去’的愿望。这两年,大部分光伏企业都在积极做出口,出口量有明显的增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看,出口所产生的利润要高于国内项目的利润。”邢时阳告诉记者,公司目前主要的出口地为欧盟、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出口板块的营收这两年有翻倍的情况,2023年还有较大增速,只是不会再出现翻倍,“增速会稍微缓慢一些。欧盟国家的老百姓这两年深受天然气等能源短缺之苦,因此他们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量特别大。”

“现在德国老百姓的屋顶,我们的光伏板也越装越多了。”邢时阳表示,他们针对欧盟客户,主要开发的是光伏的系统产品,“和国内不同的是,德国老百姓用光伏发电主要是自用,用不掉并不会并网。为了应对不时之需,需要为他们增加储能板块。而针对中东的客户,我们则开发了‘光伏+水泵’模式,帮助当地解决用水的问题。”邢时阳表示,2023年,公司会考虑前往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投资,东南亚是主要参考的方向。

汪路同样将目标瞄准了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这些国家的工业刚刚发展起来,用电需求很大,但当地用电价格却又非常昂贵,有一些地方每度电甚至达到4~5元,电费越贵,我们的产品就越有吸引力。在这些国家进行海外投资,单从生意的角度上看,是非常好的选择。”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硅片、电池片出口占比有所增加,组件出口占比有所降低。从出口区域看,欧洲依然是最大的组件出口市场,硅片和电池片出口则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业内的部分上市企业也开启了对外投资之路。近期,两家国内一线光伏制造企业开始对外投资设厂。专家们认为,在补贴政策、潜在市场等一系列因素刺激下,中国光伏制造企业投建外国工厂不再是个案。

虽然“走出去”意愿十分强烈,但真正踏出国门之前,光伏企业仍很谨慎。

“我们对当地的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并不太了解。未来,当地的电价是否会波动?当地是否有政治、军事等其他因素阻碍投资?目前看,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合资办厂,利用当地企业熟悉市场环境的优势开展布局。”邢时阳告诉记者。

霍建国告诉记者:“高水平‘走出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今,我们一方面面临着一些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封锁限制,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也面临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竞争,这需要我们适当调整产业布局,鼓励一些企业加大海外投资,主动将一些成熟的产业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

“比如,目前,我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已经足够强了,对于这些我们能够掌控的产业链,适当扩大海外的布局是必要的。在这方面,我们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如果为了防风险而放弃了很多在海外发展的机会,反过来会导致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变差。”霍建国说。 

原标题:中国光伏板走向“全球屋顶”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广州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