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中美光伏王者之战 谁能笑到最后
日期:2016-04-2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july07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战略调整是关键

在几年之前,First Solar公司的多晶硅产品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不仅因为它生产所需的工时少、工人少以及能源少,更因为它的产品中所含半导体材料比别的公司少得多,而半导体材料在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初期的价格相当昂贵。现在多晶硅每千克价格为14美元,但在2008年却是475美元。

过去,当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企业带着低价的产品大规模进军全球市场的时候,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同类企业受到了重创。尽管当地政府对中国制造征收反倾销税,但其中大部分企业仍然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落败。First Solar也丢掉了以往的成本优势,为了避免与中国企业的正面交锋,不得不将发展的重心暂时转移到大型太阳能发电厂。

现在,First Solar重整旗鼓,在薄膜太阳能发电领域另辟蹊径。

通过承包建造太阳能发电厂获得的收入已经占到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70%,另外30%来自电池板及组件的供应。公司首席执行官JimHughes说,“2019年这两大业务板块所占的营收比会发生调换。我们并不是减缓太阳能发电厂建设业务的拓展,而是更看好电池板及组件的市场前景,公司也会大力发展这方面的业务。”

美光伏企业艰难中求生存

在同华尔街分析师们的交流中,对于此次战略调整对公司在2017年营收情况的影响,Jim Hughes并没有给出确切而乐观的看法。这也令公司投资者感到失望和迷茫,公司的股票价格在当天应声下跌了7.2%。

美国能源机构的帮助并没有让每家企业都在光伏价格暴跌中存活下来。薄膜制造企业SolyndraLLC在得到5.35亿美元的贷款担保后遭遇投资失败,而Abound Solar公司在得到政府4亿美元的援助后更是宣布破产。这两家公司并没有像First Solar公司那样将资金用于发展太阳能发电厂,而是继续建造光伏生产线。

Jeffrey Osborne分析称,在不懈努力下,First Solar公司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其制造成本将在未来3年降低30%,达到每瓦特28美分。Stifel金融集团的分析师Sven Eenmaa认为情况会更理想,其成本将低于每瓦特25美分。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张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