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知识 » 正文
 
分子挤出”新工艺破解反式钙钛矿光伏技术难题
日期:2023-06-2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wangyu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何祝兵团队在反式钙钛矿光伏电池领域实现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反式钙钛矿光伏电池因简单的器件结构、显著的成本下降潜力和关键材料的选择多样性广受关注。然而,由于晶格杂质离子容忍度低,目前针对钙钛矿导电类型的可控掺杂仍是关键难题;此外,作为非发光性深能级缺陷,钙钛矿体相晶界缺陷也是阻碍器件性能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一种能同时实现钙钛矿可控掺杂与晶界钝化的工艺,是当前高效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面临的重要挑战。

对此,何祝兵团队基于化学配位思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子挤出”工艺策略。带有磷酸锚定基团的p型吖啶小分子在钙钛矿成膜过程中被完美地挤出至晶界和底部,从而对钙钛矿晶界和表面实现全面的覆盖钝化,深能级缺陷态密度降低至1013量级。同时,钙钛矿晶粒表面与吖啶分子之间存在基于“电荷转移复合体”机制的明显电子转移,从而实现了钙钛矿的强p型掺杂,构筑了能级失配仅为0.21eV的肖特基结,显著提高了界面空穴传输效率。

在无预置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电池领域,器件效率从22.20%提升至25.86%,第三方认证效率达到25.39%,创下反式钙钛矿电池的世界纪录。经过1000小时标准太阳光暴晒,器件效率仍保持初始效率的96.6%,而无晶界钝化的参考电池暴晒500小时后,器件效率衰减超过20%。

该研究采用红外原子力显微镜辅以二次离子质谱技术,直接呈现了吖啶分子在钙钛矿薄膜晶界和表面的分布,澄清了前人关于无空穴传输层电池中功能分子的分布猜测,指出连续的“分子挤出”薄层是实现高性能器件的关键因素。 

原标题:分子挤出”新工艺破解反式钙钛矿光伏技术难题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科学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