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区域绿电绿证市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近日出台,将立足南方区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电力市场,完善绿电绿证相关交易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挖掘绿电消费潜力,扩大主体参与范围,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工作方案》制定了15项措施,从平台侧、消费侧、发电侧、电网侧四个角度协同发力,健全绿电消费激励机制,扩大绿色电力供给,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其中包括通过完善规则和机制,达到优化绿电交易主体参与范围,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充分体现绿电在交易组织、执行、结算等环节的优先地位等目的。同时,积极推动平价风电、光伏项目全部参与绿电交易,稳步推进享受政府补贴的风电、光伏项目直接进入市场参与绿电交易,或者委托电网企业代其参加绿电交易,促进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自2021年9月全国绿电交易试点启动以来,南方区域基本构建起统一的“绿电+绿证”交易市场体系。截至今年3月,南方区域绿电交易累计成交81.8亿千瓦时,绿证交易累计电量约2.1亿千瓦时。预计到今年底,南方区域绿电绿证累计交易规模将突破100亿千瓦时。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部主任张志翔表示,绿色电力交易实现了多方共利。电力用户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绿色电力,获得绿证等环境权益,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发电企业在电能量交易基础上,通过环境溢价的方式获得附加收益,促进新能源健康持续发展。对于购电企业来说,对电源购买类型也有了更多选择。
市场主体数量一年多来
增长超10倍
2021年9月,南方区域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一年多来,参与绿电交易的市场主体数量增长了超10倍,从最初的37家市场主体增加到现在的470多家,涉及金属制造、水泥建材、能源化工、食品餐饮、生物医疗等多个行业。腾讯、富士康、中国石油化工、百威啤酒、中海油等众多企业成为绿电消费用户的领头羊。
广东作为绿电交易大省,2022年绿电成交量超15亿千瓦时,增长50余倍。外资和出口企业成为广东地区绿电交易新主体,比例约达到70%。
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吉百利糖果(广州)公司从事糖果贸易出口,使用绿色电力可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2021年至今,该公司持续参与绿电交易,目前绿电占到企业实际用电量的80%,计划明年要实现100%绿色用电。
广西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活跃度逐渐攀升,成交电量呈逐月增长态势,2022年绿电成交电量22.3亿千瓦时,成为南方区域绿电交易规模最大的省份。
南宁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龙头企业,是全球多家知名电子品牌的设备生产商。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连续六年维持产值300亿元规模。2022年5月,该公司首次参与到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组织的首场绿电交易。“客户非常重视产品生产所带来的碳排放是否满足绿色低碳生产要求。参与绿电交易,既是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也为国际业务的稳定合作奠定基础。”南宁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余晓秋介绍。
绿电交易机制
有效促进新能源发展
“2022年,南方区域累计成交绿电38.3亿千瓦时,总体交易量达到2021年的2.8倍,交易价格在风电、光伏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平均提高了6.3分/千瓦时,为105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增加收益共计约2.4亿元。”南方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客户服务部)电力市场管理主管俞蕙介绍。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集团广东分公司参与广东2022年绿电交易,截至去年11月,已签订绿电超两亿千瓦时。该笔绿电交易采用以常规电能(火电、气电、核电等)年度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均价为基础,再加上双方协商的浮动定价模式。
华能集团广西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绿色电力交易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光伏、风电的环境价值有效传导给发电企业,充分激励了发电企业的资金投入,加快绿色能源开发利用。
南方五省区已初步建立
绿电消费标识体系
目前,南方五省区已初步建立统一的绿电消费标识体系,向市场主体发布绿证和绿电消费凭证,并引入区块链技术,记录绿电的生产、交易、消费等各环节信息,同时提供二维码查询服务,市场主体可清晰了解绿电交易全过程信息,实现权威规范的溯源认证。
南方区域电力交易机构联合出具“绿证”和“绿电消费凭证”双证,成为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意义重大,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绿色低碳制造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同时善尽企业社会责任。
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绿色消费市场培育力度,完善健全南方区域绿电绿证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开展跨省区绿电交易,深化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绿电全生命周期信息溯源,实现绿电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原标题: 绿电翻倍 减碳加倍 南方区域绿电绿证市场建设工作方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