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车载储氢瓶需求大增,多方势力PK
日期:2022-04-1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zhanganji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摘要:车载储氢瓶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同时该领域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车载储氢瓶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同时该领域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 2021年中国市场氢燃料电池车载储氢系统出货4129套,同比上年增长67.85%;车载储氢瓶出货量为30284支,同比上年增长122.43%。预计2022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在1.1万辆,对应车载储氢系统配套数量将达到1.1万套。

在此形势下,车载储氢瓶生产商正在加紧备战,试图通过升级技术、扩张产能,构筑更深的“护城河”。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在车载储氢瓶领域打响。

出货量大增,市场前景广阔

“今年一季度公司接到的车载供氢系统订单已经超过了200套,达到去年总销量的一半以上。”科泰克销售总监侯立功表示,今年以来,搭载科泰克车载储氢系统的燃料电池车辆服务北京冬奥会,产品的品质获得客户的好评。

像科泰克这样车载储氢系统出货量激增的企业还有国富氢能、舜华新能源、天海工业、中集安瑞科等。在“氢城示范”的带动下,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增长的预期也拉动了上游车载储氢系统的需求。

2021年8~12月,国内五大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示范城市群落地,山东省“氢进万家”科技示范项目正式实施。从各个示范城市群的规划目标来看,到2025年,预计可以推广超3.8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再加上国内其它地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划,到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总计规划推广数量达6.6万辆。


综上,GGII预计,国内对应车载储氢系统配套数量,2022年为1.1万套,同比上年增长171.3%;2025年国内需求车载储氢系统3.7万套,2021年~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3%;到2030年国内需求车载储氢系统49万套,2021年~2025年CAGR为70%。

如果换算成储氢瓶, 2022年中国市场车载储氢瓶需求量约为6.9万支,同比上年增长127.7%。到2025年中国车载储氢瓶需求量可达23万支,2021到2025年CAGR为66%;到2030年中国车载储氢瓶需求量为224万支,2021年到2030年CAGR为61%。

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已经做好了扩产的准备。

“目前公司具备年产40000个储氢瓶的产能,为应对接下来更多的市场需求,公司已经做好了扩产的准备。”侯立军表示,下半年科泰克计划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提升一倍。

新老玩家PK,竞争日趋激烈

在国内一众布局车载储氢系统的企业中,市场份额较为集中。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0~2021年市场占有率前三企业比较稳定,分别为国富氢能、舜华新能源、科泰克。但是从近三年市场不同梯队企业份额来看,市场正逐步由集中向分散发展。

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国内车载储氢系统出货量第一的企业国富氢能市场占比为35%~45%,逐年略有下降。第二梯队企业,即车载储氢系统出货量第二到第五企业,市场份额总计也由2019年的53.83%下降到2021年的42.31%。第三梯队企业市场份额逐年增长,到2021年增长至19.76%。从竞争形态来看,由2019年前两大梯队平分市场逐步转向三大梯队企业平分市场态势。


在储氢瓶方面,2020年和2021年前三企业没有变化,国富氢能2021年市场出货量占比达35.63%,位居第一。中材科技因为车载储氢瓶产线建成,2021年主攻市场,出货量快速提升,跃居第二。从各梯队企业出货量市场占比来看,第二、三梯队企业市场占比逐年攀升,市场竞争性逐步显现。

事实上,并非所有涉足车载储氢系统的企业都能自主研发生产储氢瓶,为了分食车载储氢市场蛋糕,多方势力都开始加入到市场竞争中来,抢食车载储氢系统市场的玩家主要分为5大类:

其一是现阶段企业自身具备车载储氢系统集成能力,同时生产储氢瓶,如国富氢能、科泰克、天海工业、中集安瑞科、中材科技等。

其二是企业自身不生产储氢瓶,但具备车载储氢系统市场拓展能力,如舜华新能源、兰天达;

其三是自身不生产储氢瓶,但有车载储氢系统集成能力,市场拓展能力较其他企业略弱,以代集成车载储氢系统为主,如星驰蓝氢、派瑞华氢等。

其四是企业生产车载储氢瓶,但是不集成车载氢系统,具备车载储氢系统市场拓展能力,因此将车载储氢系统业务外委给代集成企业。

其五是企业为氢燃料电池电堆或系统企业,有进行车载储氢系统业务拓展。

在布局车载储氢系统核心部件储氢瓶业务的企业中,除了国富氢能、科泰克、天海工业、中材科技、斯林达等老玩家,近年来不断有新势力的加入。2020年新增南通中集参与市场竞争;2021年奥扬科技储氢瓶出货量超过千台级别,市场参与主体逐年增多,行业竞争也越发激烈。

IV型瓶市场化加速推进

现阶段,III型车载储氢瓶国内技术较为成熟,管阀件、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程度较高,基本不存在发展瓶颈,业内正朝着IV型储氢瓶的方向拓展。

由于IV型储氢瓶具有轻量化、高压力、高储氢质量比和长寿命等特点,前景被广泛看好,现阶段,国内企业主要分为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两种方式进行 IV 型瓶量产准备。

部分公司为加快技术发展步伐,采用技术引进方式涉入IV型储氢瓶市场,代表性企业有中集安瑞科、佛吉亚斯林达等企业。而国富氢能、天海工业、中材科技、亚普股份、奥扬科技等公司采用自研方式进行IV型储氢瓶量产准备。


现阶段,限制国产车载储氢瓶市场化推广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点:①技术成熟度,主要是技术从III型瓶向IV型瓶发展(铝内胆换为塑料内胆)的周期长短,以及批量化能力;②原材料的价格,主要是碳纤维的价格;③市场需求量和市场竞争性。

随着70MPa IV型瓶生产技术成熟,上游原材料国产化,其成本将快速下行,从而促进其市场需求急速增长,规模快速扩大。GGII认为,2030年前后,70MPa IV型储氢瓶有望实现90%以上35MPa III型瓶替代,和在乘用车上100%70MPa III型瓶替代。

碳纤维的国产化替代将在推动IV型车载储氢瓶市场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021年上半年,国内曾一度出现因为碳纤维进口受限,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储氢瓶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出货的情况。随着中复神鹰、光威复材等国内碳纤维企业的产能的扩张,这种情况将在未来得到改善。

目前,国内在车载储氢瓶领域碳纤维供货量最多的是中复神鹰,其位于连云港的生产基地现有产能3500吨,该公司正在建设西宁年产10,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目前已建成并投产6000吨/年产能的生产线。

国内另一家碳纤维巨头光威复材已经开始向车载储氢瓶企业供货。

“从去年下半年起,公司碳纤维的核心供应商已经由东丽逐渐切换成光威复材,目前使用国产碳纤维材料的储氢瓶已经完成相关的验证,并对外出货。”国内一家储氢瓶企业市场负责人表示,随着国产碳纤维替代的加快,困扰国产车载储氢瓶核心材料紧缺的难题也将成为历史。 

原标题:车载储氢瓶需求大增,多方势力PK
 
相关阅读: 车载储氢瓶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高工氢电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