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 » 正文
 
青海海西州新能源项目入库标准:产业配套、新增负荷、多能互补是重点
日期:2022-02-0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shenl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1月19日,青海海西州发改委印发《新能源项目入库排序评分标准》,通过八大类35小项的评分类型对新能源项目进行评分排序。

根据文件,其评分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投资能力、项目前期深度、荷储网源、多能互补、产业协同带动、生态治理以及地方经济贡献等八大类,各类项目下面细小划分35个小项。不同类别之间设置不同分值,以总得分计算排序。

评分权重设置了五个突出点,一是负荷先行,负荷侧落地才能获得电源侧支持,负荷未建成则电源不验收;二是以多能互补建设优质电源;三是鼓励新能源投资化工、文旅、商贸等项目,支持采购州内产品;四是突出氢能和光热应用;五是支持新能源企业与政府投资公司深度合作,促进建筑、服务、金融的发展。

具体来看,企业投资能力划分四个指标,综合最高可得10分,若企业失信或既有项目未建成则按程度予以相应扣分。项目前期深度同样是四个指标,综合最高可得10分,主要是可研、项目选址、其他部门支持意见以及投资协议等。

荷储网源划分四个指标,最高可得35分,主要是负荷侧与电源侧配比、负荷侧推进程度、电网设施以及接入能力,但需要强调的是,必须为新增负荷。多能互补分为四小项,最高可得45分,主要是储能配比、天然气调峰、电力稳定性以及昼夜出力曲线等。产业协同划分五个指标,最高得43分,主要是上下游产业对接成果、协议、产出效果、零碳园区等等。

科技创新划分五个指标,部分项目可累计得分,主要是氢能、抽水蓄能、光热、储能以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等。生态环境治理为三个指标,最高可得17分,主要是光伏+、光伏治沙以及废弃物治理。

地方经济贡献划分6个指标,最高可得67分,包含投资企业与地方政府投资公司成立的联合体股权比例、州内清洁供暖的投资、乡村振兴的投资、设备供应商在州内的销售业绩、社会事业福利帮扶以及其他领域的经济发展等。

最终得分结果将作为项目储备库次序优先的依据,形成重点项目推荐表,上报至省能源局争取项目。企业后续增加的证明资料可随时补充得分。该标准将施行一年,并进一步完善、调整评分内容和权重。

具体文件见下:







原标题:青海海西州新能源项目入库标准:产业配套、新增负荷、多能互补是重点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海西州发改委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