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闲话光伏行业
日期:2021-12-1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光伏该属于这一年来倍受关注的一个行业,聊到这个行业总忍不住多说两句。

这两个月来晶澳科技的股价涨幅超过了30%。而颇受青睐的上机数控,更是跌幅超过30%。上机数控也成为了我今年以来最大亏损的票。下面针对光伏的组件公司和硅片公司逐一作出说明。

在过去,组件公司的商业模式一直被业内人所诟病:“重资产,没有议价权,在产业链上里属于两头受气的那种。硅片一涨价,组件厂难受,玻璃一涨价,组件厂也难受,胶膜一涨价,还是组件厂难受”。所以组件厂给不起高估值。

那么组件厂的日子能否好过一点呢?这种情况未来能否改善呢?

短期答案便寄托予了2022年硅料新增产能的扩充,硅料价格下跌,组件厂盈利能力修复。

而中长期来看,更多的组件厂商的集中度提升,组件议价权增强。一个环节的议价能力强不强,核心取决于这个环节的集中度高不高。为什么之前市场偏爱硅片环节的公司。正是因为硅片的集中度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高的。双寡头的竞争格局使得硅片公司能拥有产业链最高的毛利率。

但回过头来看,这两年,硅片公司的竞争格局,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分散。一些硅片新秀正在不断的冒出头。未来3年,硅片的竞争格局,可能会由现在双寡头变成三分天下,又或四分天下。

硅片新秀之所以能够崛起,核心在于两方面:1.晶盛机电这类设备商降低了硅片制作的进入门槛;2.下游组件厂战略性扶持,说白了就是一些组件厂不愿意被隆基和中环卡脖子,所以有意的扶持一些第三方硅片厂。

第一点解决的是生产的问题,第二点则是解决了销路的问题。能生产又有的卖,新秀成长的路径该是清晰的。

而反观组件公司,近年来,组件公司的集中度却在逐步提升,CR5从2018年的38%到2020年的55%。在如此内卷的行业里,能持续去做大市场份额的公司都是经过了市场重重考验的。龙头公司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终端品牌,全球市场的渠道铺垫,更强的供应链管理,更强的融资能力。而这些因素正是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的差距。在经历了2021年的供应链战争后,小公司产能必然会进一步出清。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组件公司集中度边际提升,而硅片厂的竞争格局边际分散。组件厂的日子逐步好起来是大概率的事情。

上面,讲的是某些组件公司的股价为什么涨。但是我们可以在20倍PE的时候去说这个故事,也可以在30倍PE的时候去说这个故事。当股价炒到了对应2022年50倍PE以上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就要去警惕风险了。

那么光伏明年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呢?

存货减值或开工率下滑,导致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截止2021年12月9日,182单面PERC组件的报价均价为1.92元/W。而我们要知道,今年的高硅料价格实际上是拉升了整个产业链的价格的。如果看回2019年的组件价格,1.5元/W的价格实际上才是正常的水平。也就是说,组件的价格明年可能要跌去20%多。这意味着明年就算出货量增长,营收的增长可能也要打一个折扣。

截止三季报,某些一体化组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科目同比去年三季度同比增长接近100%(营收仅同比增长50%的情况下),来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这些存货是什么呢?是以高价硅料产成的硅片、电池片、组件。如果这些存货能以当期的价格出售出去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倘若公司不能,随着产业链产品价格下跌,那么这部分是不是要计提存货减值呢?

一块光伏组件从最初的硅料到最终的产成品要经历至少3个月以上的时间。而三个月的时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产品价格跌个30%完全有可能。要知道,过去半个月,硅片的价格就差不多跌了10%了。

明年,产业链产品价格全面下跌是注定的事情。只是跌的速度的问题。如果快速下跌,那很多公司可能会出现毛利率急速下滑的可能,或者计提较大数值的存货减值。最好的情况是慢慢阴跌,能让企业有时间去消化高成本库存。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很多公司都处于一个去库存的状态,那么实际的开工率就不会这么乐观,也意味着需求并不会马上释放。很多人认为明年光伏硅料跌,需求非常旺盛的想法可能过于线性,产业链中的博弈也是非常复杂的,组件公司是扩充了产能,但是这些产能并不一定会派上用场。倘若明年组件公司的利润表没有预期的增速体现。股价会怎么走呢?

实际上,硅片环节已经开始进入了去库存的时间段。近期硅片价格下跌也是因为扛不住库存的压力。生意总是要做的,总不能守着库存过年啊。降价卖出是硅片企业的妥协。

关于硅片行业的今年的情况,我能想到的一句话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当然,情况没这么吓人,不至于死。但的确也是一种窘境。

“旱死”指的是:有的硅片企业,搞不到硅料,有产能也没用;“涝死”指的是:有的硅片企业,有硅料,有产能,货却很难卖动,库存高企。当然,每家公司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公司存货的控制就挺好。例如中环。

对于最近硅片公司的股价下跌,可以说是在还债。把过去不该涨的跌回去。2021年,硅片行业的公司看似业绩都不错,那是因为硅片环节凭借自己的产业链议价能力保证了自己的毛利率,又享受了硅片价格涨价的红利。才让2021年相关公司的利润表看起来如此漂亮。

然而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以上观点大多是对行业的一点个人片面认知。观点不一定对,就算对的,市场也不一定马上认。

原标题:闲话光伏行业
 
相关阅读: 光伏行业 硅片企业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来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